看不出機車掛牌數與人口數據間的直接關聯,卻與持照人數有明顯正相關
淺談關於人口數與機車市場間的關聯性
探討完與機車直接相關的數據後(總掛牌數與新掛牌數),接下來將目光轉向間接數據。
上篇文章《台灣近八年機車車齡分布變化》本希望能透過車齡分布與總掛牌數和新掛牌數之間的關係,求出汰舊換新以及無汰購新的台數,進而拆解新掛牌數的組成,如此便能精準推測未來客群的組成,推出更準確的行銷策略,但最後以失敗告終。
其中最大的收穫,就是知道
市場在汰舊換新的選擇上,是「汰舊」普通輕型,「換新」普通重型。
以及每年被報廢較多數量的車齡落點在十年之後(以5%為基準),其中各年報廢台數最多的數量與佔比皆是車齡25年以上的老車。
本篇接著使用的間接數據,則用總人口數、人口結構(年齡與性別)以及持有駕照人數(年齡與性別),透過與總掛牌數和新掛牌數的交叉比對,探討人口與總掛牌數和新掛牌數之間的關係。
前言的最後,老樣子的發言:
由於工作上的需要,內文會偏向以自己看懂為主,若有讀者看不懂內容,或是對於內文所提到的數據與觀點有任何錯誤或質疑,也麻煩不吝提出詢問。
廢話不多說,以下就直接進入正題。
數據資料簡介
先前文章都有提到的一些名詞定義與分類項目,讀者若有大致了解(看膩),本章節可以忽略不看。
新車領牌數
根據交通部公路總局 統計查詢網說明新車領牌數的定義:
所列數字以各月(年)期間新領之統一牌照車輛為限,不包括未領牌照及臨時牌照車輛。
對於各機車廠(與品牌)來說,總掛牌數代表整個市場目前的餅有多大,各家分到多少份額;新掛牌數則是
代表每年(月)的餅有多大,廠商又各自奪得多少市場份額,以及企業最看重的當年(月)機車銷售額。
如果去看每個月汽機車的銷量分析,會發現也都是用新車領牌數作為開頭,然後再根據不同方式去細看各級距、各機種市佔率。
機車型式
機車市場的數量,可以根據掛牌數量做判斷,也是機車廠做市佔判斷的基準。其中,從中華民國交通部的資料篩選,機車型式根據排氣量(c.c.數)可分成:
- 機車重型=普通重型(50<c.c.≦250)+大型重型(250<c.c.)
- 大型重型=250<c.c.<550(黃牌)+≦550c.c.重機(紅牌)
- 機車輕型=小型輕型+普通輕型(c.c.≦50)
所以整體市場的機車掛牌數等於:
機車掛牌數=機車重型+機車輕型。
將公式根據排氣量展開來看:
機車掛牌數=普通重型+250<c.c.<550+≦550c.c.重機+小型輕型+普通輕型。
各車型駕照持有人數
根據交通部公路總局 統計查詢網於資料內的說明:各車型駕照持有人數的單位為「人」,惟同時領有汽車與機車駕照者,「總計」項共列計 2人。
同一個人會因為持有不同排氣量的駕照,在機車一項會有重複計數的情形發生。
意思是說,如果小明同時擁有大型重型機車、普通重型機車以及輕型機車共三張駕照,雖然在前述三者統計皆為1人,但是在機車駕照的資料顯示上則會顯示3人。
機車市場與人口之間的關係
台灣總市場近30年來都是普通重型與普通輕型的天下,光兩者就囊括台灣每年97%的總掛牌數。也就是只要專注每年c.c.≦250的機車車型(普通重型與普通輕型)數量變化,幾乎就能代表台灣機車總掛牌數的狀況。
如果將機車與人口資料放在一起看的話,是否能看出一些關聯呢?
根據中華民國 內政部戶政司 全球資訊網 — 人口統計資料以及國家發展委員會人口推估查詢系統收集近三年台灣人口的數據資料,個人在根據機車數居分析的需求,再將人口數據分成:總人口、60歲以上(包含60歲)、18~59歲、0~17歲共四個區隔。
駕照考取年紀為18歲,因此以18歲作為一個分界線,分成0~17歲以及18歲以上;另外根據中華民國 內政部戶政司 全球資訊網 — 人口統計資料以及國家發展委員會人口推估查詢系統,常用60歲以及65歲當作一個老齡人口的區隔,在收集完數據後,個人在資料的分類上用60歲作為一個分界線較為方便,因此18歲以上的人口,另在拆分成18~59歲以及60歲以上。
可以發現總人口中,18~59歲是人口主要組成,長年來佔總人口6成左右的百分比,其中可以發現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與18歲以下的學生族群在103年成相反趨勢,儼然成為老齡人口比學齡人口多的局面。
現在讓我們再將機車總掛牌數(普通重型、普通輕型)以及人口數據(0~17、18~59、60↑)放在一起看的話:
直條圖皆為機車相關數據;折線圖皆為人口相關數據。
先說結論,
看不出機車與人口數據間的直接關聯。
在圖表中,看起來同時有下降趨勢的數據:18歲以下人口以及普通輕型。從先前文章《台灣近三十年來的機車市場變化》來看,普通輕型數量下滑與環保政策有關係,18歲以下人口不僅不能買機車,而且幾乎也買不到普通輕型機車,因此作者判斷兩者關聯性幾乎是零。
在圖表中,看起來同時有上升趨勢的數據:60歲以上人口以及普通重型。從先前文章《從新增掛牌數看近九年台灣機車市場變化以及台灣近八年機車車齡分布變化》來看,許多普通輕型因為環保法規的緣故,市場在汰舊換新的選擇上是屬於「汰舊」普通輕型、「換新」普通重型的趨勢,而擁有普通輕型的客群也大多為較為年長的人,因此兩者數據確實「有一定」的關聯,至於有多大的關聯度,需要用統計分析的方式驗證,作者在此先持保留態度,相關性先打個問號,有待未來「有機會」在做探討。
既然考證與買車的人都是18歲以上,那如果把60歲以上的人口併入18~59歲,變成18歲以上來看的話,跟機車掛牌數是否有相似的走勢呢?
上表紅線為18歲以上人口(18~59歲+60歲以上),不論跟機車還是普通重型相比,走勢都過為平坦,個人初判兩者數據「或許」有關聯性,但關聯性不如單看60歲以上人口的關聯性高。
機車市場與持照人數的關係
單純看人口最大的盲點在於:
並不是每個人都擁有機車駕照。
既然從人口看不出個明確的所以然,那從持有駕照的人數來跟總掛牌數做交叉比對,是否能夠從中找出什麼線索呢?
先來看近年來全台持有機車駕照的情況:
由於交通部公路總局 統計查詢網僅提供近六年數據,無法如人口和總掛牌數般可以看近30年的大趨勢,實在可惜。
從上表可以看到各車型駕照中,以普通重型持照千萬高居第一,佔整個機車駕照九成比重,跟目前整個機車市場以普通重型為重的情形相同。
以總人口來看,持有機車駕照人數佔總人口六成;以成年人口(達18歲考照年紀以上)來看,持有機車駕照人數則佔成年人口七成比重。
再將總掛牌數納入來看:
雖然沒有三十年的數據,但如果以近六年來看,機車總掛牌數與持有機車駕照的走勢相當,其中持有駕照的人數與總掛牌數近年都維持在93%~95%,意思是每100個持有機車駕照的人之中,有94人擁有一台機車,幾乎是1:1的情形。
由於交通法規的要求,必須要有機車駕照,才有合法的上路權,因此個人推估要先考有駕照,後才買機車,因此持有駕照的人數應大於機車總掛牌數量才是合理(如上圖所示),因此筆者認為持有駕照人數與機車總掛牌數有強烈正相關。
看完總市場的部分,我們再來細看主要車型掛牌與持照數據:
上表可以看到普通重型也是持照人數>總掛牌數的情形,而且可以發現兩者的差距逐漸靠攏。
拉出數據來看,發現總掛牌數佔持照人數的百分比已經從104年的88.72%來到109年的95.5%!普通重型佔比逐漸與機車相當,持照人數也來到近六年新高。
不論是普通輕型的持照人數還是掛牌數,兩者都是呈逐年下滑的趨勢,上圖也能看到掛牌數一度超越持照人數。
這表示擁有普通輕型的車主中,有部分人士是無照駕駛嗎?不然,會有這情形是因為持有普通重型駕照的人也能騎輕型機車,所以與其考輕型機車駕照,不如直接考取普通輕型,可以騎排氣量c.c.≦250的機車,還多省一筆考照費與時間。二來仍是環保法規導致普通輕型式微,因為該車型已經沒有再生產販售,消費者很難買到普通輕型的機車,因此取得普通輕型的駕照用途不大。
這也是為什麼普通重型持照人數逐年上升的主要緣故。
初步確認持有駕照人數與機車總掛牌數有正相關,而且其中九成都是持有普通重型的駕照。
接著來看持照性別與各年齡分布情形為何。
持照性別與年齡分佈
首先來看持有機車與主要車型—普通重型駕照的性別分佈:
看數值可能沒感覺,我們改用百分比來看的話:
都是男性多於女性,且佔比過半。持有機車駕照的人數佔成年人口七成多比重,普通重型則是近七成,且佔機車駕照整體九成比重。
看完整體數據後,再來細看機車駕照於各年齡分佈:
上表主要是針對下表各年齡層持有機車駕照的人數做對照,可以發現剛成年的18~19歲人口以及60歲以上人口持有機車駕照的比率最低,僅有該年齡層的一半多一點。
各年齡人口中佔比最多的落點在25~39歲,再來則是40~44歲,四個年齡層近六年都達到八成多的百分比。
由於不論是總掛牌數、新掛牌數、車齡分佈、駕照持有數都是普通重型為主,因此這邊僅看普通重型於各年齡層持照分佈情形:
可以發現整體持有普通重型駕照的百分比明顯少於持有機車駕照的部分,表示少數部分百分比來自普通輕型以及大型重型機車駕照。
接著看男性與女性在持有普通重型的駕照上,於各年齡層的分佈情形。首先看男性的部分:
可以發現男性整體持有普通重型駕照的平均落點為八成左右。除了18~19歲的年齡層外,其他年齡層百分比都非常高,從近八成到八成五左右的區間,高峰值則落在25~34歲以及50~59歲。
再來看女性持有普通重型駕照的部分:
女生整體平均僅有五成多的比重,剛成年的18~19歲跟男性一樣持有率較低,但百分比與同年紀的男性相比仍少上許多。其中持有普通重型百分比高峰約莫落在25~34歲,之後隨著年紀遞減,到60歲以上甚至只剩2成多的比重。
可以確認男性對於機車的興趣明顯高於女性許多,整體平均大多是由女性拉低持有駕照的百分比。
雖然沒有將機車的男女各年齡層分佈數據曝光,但基本上的結果與普通重型差異不大。
而且從數據中也發現,即便男性年紀漸增,對於機車的熱愛程度與需求減幅速度也不如女生般迅速。
只是當生活型態與交通方式的改變,新生代的女性明顯駕照持有率提升,當機車通勤日漸普及的情況下,是否會扭轉過往女性持有率偏低的情形,就有待未來我們拭目以待。
因此個人在這邊大膽的假設,在15至20年後的未來,女性整體的機車駕照持有率,應會從現在的五成多,隨著年齡逐年推移,逐漸來到七成多甚至近八成百分比,將原先的低佔比給覆蓋掉,甚至是大幅拉高比重。
小結
從近30年的人口與總掛牌數據,以及近六年持有機車駕照各年齡分佈數據交叉分析後,最後總結一些結論:
- 從總人口與總掛牌數來看,兩者數據沒有明確的直接關係,僅有普通重型與60歲以上人口關係有待釐清。
- 總掛牌數與持有機車駕照的人有正相關,其中持有總掛牌數佔持有駕照人數近年都維持在93%~95%,幾乎是1:1的情形。
- 以總人口來看,持有機車駕照人數佔總人口六成;以成年人口(達18歲考照年紀以上)來看,持有機車駕照人數則佔成年人口七成比重,普通重型則是近七成佔比。
- 普通重型不僅佔整個機車駕照九成比重,總掛牌數佔持照人數的百分比已經從104年的88.72%來到109年的95.5%;普通輕型則不論是持照人數還是掛牌數,兩者都是呈逐年下滑的趨勢。
- 從持照性別與年齡分佈來看,不論是機車還是普通重型,皆是男性佔比多於女性。且不論性別,百分比高峰約莫落在25~34歲,18~19歲以及60歲以上的年齡層則是持照率皆為最低,女性60歲以上持照率甚至只有兩成多。
- 從持照性別與年齡分佈來看,男性與女性的持照率差異極大,男性整體持照率平均有八成多,女性僅有五成多,主要是由女性拉低持照比率。但隨著機車通勤日漸普及,在15至20年後的未來。新生代女性的整體持照率隨著年齡推移逐漸提高,有機會來到七成多甚至近八成佔比。
雖然現階段從各個數據去看,普通輕型已經是大勢已去,短期內也看不到趨勢翻轉的跡象,但是由於電動機車沒有燃油機車的廢氣問題,就如先前文章《從品牌角度看近三年台灣機車市場新增掛牌數的趨勢變化》所提到,就看未來電動機車是否會在已經飽和、且殺成一片紅海的普通重型之外,另外開闢新戰場,讓冷落多時的普通輕型重新獲得青睞,部分電動機車品牌轉往普通輕型發展,開創一片新藍海。
而且對於消費者來說,持有普通重型駕照也能騎乘普通輕型機車,因此沒有轉換門檻很高的困擾,況且普通輕型的售價基本上也都比普通重型還便宜。
不論是供應端對於電動機車的戰場,還是需求端對於CP值的要求,普通輕型都是一個有望打破三大燃油機車廠把持機車市場的突破口之一。
因此,普通輕型的數據變化,值得我們不時去關注。
後記
很可惜的是,交通部公路總局 統計查詢網沒有提供各年齡層持有機車數量的相關資料,不然就能更清楚知道哪個群組的持有率最高,接著跟持照數量一比,每個年齡層持有機車比重跟分佈一目了然,利於未來預估人口與機車數量之間的關係。
探討完總掛牌數以及新掛牌數,個人打算針對目前手邊擁有的數據,著手規畫幾條進階研究的路線:
- 總掛牌數與人口結構的相互關係 (總掛牌數與持照人數有正相關影響)
- 該如何區分第一次買機車以及汰舊換新的掛牌數(暫以失敗告終)
- 每年新掛牌數最多的月份
- 新掛牌數與人口結構(持照人數)的相互關係
- 掛牌數與各縣市人口數量間的相互關係
- 從現有數據以及最新政策,預測未來掛牌數
至於是否研究有成,就看之後會不會繼續發表系列文章,以及內文的詳細說明。
在未來到來之前,還請各位讀者稍安勿躁,可以先從文章末端找尋有興趣的文章閱讀,並敬請期待。
資料來源
與機車市場數據相關
- 台灣近八年機車車齡分布變化
- 近三年各縣市「燃油」與「電能」新掛牌數的市場變化與趨勢
- 從品牌角度看近三年台灣機車市場新增掛牌數的趨勢變化
- 從新增掛牌數看近九年台灣機車市場變化
- 從機車品牌角度看近三年台灣機車市場變化
- 台灣近年來的燃油機車與電動機車市場變化
- 台灣近三十年來的機車市場變化
與數據相關延伸閱讀
- 寫作的局與寫作「之外」的局
- 經營三年MEDIUM的後台數據分析報告
- 經營MEDIUM近三年,寫百篇文章、粉絲破200人、月流量破萬的MEDIUM生涯
- 在澳洲賺第一桶金必須要知道的三件事:賺了時薪、賦了高稅、賠了匯差
- 關於澳洲百萬年薪的神話,讓我用薪資單告訴你,我在農場一年賺多少錢
- 我在澳洲農場第二個半年的薪資結構分析
- 如何讓採番茄的績效獎金收益最大化?單打獨鬥與抱團作戰的選擇
- 澳洲打工度假,該不該買車代步?讓過來人用自駕一年五個月的交通成本來告訴你
- 紐西蘭自駕北島14、南島32天的行程規劃與預算花費
- 澳洲的消費水準高不高?我在澳洲生活一年七個月的花費總結與分析
- 如何成為一個採果快手快快手:掌握核心觀念與時間背後代表的意涵
- 基本薪資與績效獎金,專注何者才划算?
- 我採果,不代表我賺得多
- 利用資訊差創造資訊價值,我在澳洲建立人生第一份被動收入
- 從採番茄看績效指標對員工行為的影響
- PowerBI資料視覺化練習題:以MEDIUM後臺數據為例
- PowerBI資料視覺化初體驗:以澳洲薪資、賦稅、匯率為例
- Power BI資料視覺化練習題:以澳洲農場打工一年三個月的薪資為例